公司動態
不同來源磷脂酰絲氨酸的脂肪酸組成差異與生物活性關聯
發表時間:2025-07-24磷脂酰絲氨酸主要從牛腦、大豆等中提取。不同來源的磷脂酰絲氨酸脂肪酸組成存在差異,這使其生物活性也有所不同,具體如下:
牛腦來源:牛腦提取的磷脂酰絲氨酸中,脂肪酸組成較為豐富,含有約1%的棕櫚酸(16:0)、40%-41%的硬脂酸(18:0)、28%-30%的油酸(18:1),還含有一定量的α-亞麻酸(18:3)、花生四烯酸(20:4)、二十碳五烯酸(20:5)和二十二碳六烯酸(22:6)等不飽和脂肪酸,這些脂肪酸賦予其較強的神經生物學活性,有助于維持大腦細胞膜的流動性和穩定性,對于神經信號傳導、突觸功能維持等至關重要,其中,DHA(22:6)等不飽和脂肪酸是大腦和視網膜的重要組成成分,可促進腦細胞發育,對改善認知功能有積極作用。
大豆來源:用大豆卵磷脂生產磷脂酰絲氨酸時,脂肪酸主要是亞油酸和棕櫚酸。亞油酸屬于 ω-6 多不飽和脂肪酸,具有一定的抗氧化作用,可幫助清除體內自由基,減少氧化應激對細胞的損傷。大豆來源的磷脂酰絲氨酸也能影響細胞膜的結構和功能,進而調節細胞信號傳導。雖然其不飽和脂肪酸種類相對牛腦來源的較少,神經相關的特定脂肪酸含量較低,并且來源廣泛,安全性高,常用于食品和保健品中。
總體而言,牛腦來源的磷脂酰絲氨酸在神經功能相關的生物活性上可能更具優勢,而大豆來源的磷脂酰絲氨酸也有較好的保健功效,且更易獲取和應用,兩者在不同領域都發揮著重要作用。
本文來源于理星(天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官網 http://www.dign79.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