磷脂酰絲氨酸對線粒體功能的調節作用研究進展
發表時間:2025-09-01磷脂酰絲氨酸(PS)對線粒體功能的調節作用是近年來的研究熱點,以下是相關研究進展:
磷脂酰絲氨酸對線粒體形態結構的維持作用:線粒體的活性很大程度上依賴于其膜結構的穩定,而其是維持線粒體形態正常的關鍵磷脂之一。清華大學生物醫學交叉研究院王濤實驗室以果蠅為模型的研究發現,敲低磷脂酰絲氨酸合酶(PSS)和磷脂酰絲氨酸脫羧酶(PISD)會造成線粒體體積變小的表型,PSS 是內質網中由 PC 和 PE 生成 PS 的關鍵酶,PISD 可將線粒體中的 PS 轉化成 PE,這表明 PS 和 PE 對于維持線粒體的基本形態結構至關重要。
磷脂酰絲氨酸在線粒體內膜磷脂合成中的作用:大部分磷脂需要在內質網中合成,然后被運送到線粒體上,而磷脂酰乙醇胺(PE)的合成完全依賴于線粒體內膜上的磷脂酰絲氨酸被磷脂酰絲氨酸脫羧酶 PISD 催化生成,這部分PS也是在內質網中合成后被運送到線粒體中的,說明它是線粒體內膜磷脂 PE 合成的重要前體,對于維持線粒體膜的組成和功能具有重要意義。
磷脂酰絲氨酸轉運對線粒體功能的影響:王濤實驗室的研究還鑒定到線粒體膜間隙蛋白 SLMO 具有轉運磷脂酰絲氨酸的能力,由 PSS/SLMO/PISD 介導的 PS 轉運和 PE 轉化對于維持線粒體以及細胞穩態起著關鍵作用。SLMO 的人源同源蛋白 SLMO2 在 Hela 細胞中敲低同樣會引起線粒體體積減小以及內嵴結構的異常,證明了其功能的保守性。磷脂酰絲氨酸從內質網到線粒體的轉運過程異常,會影響線粒體膜的結構和功能,進而影響線粒體的正常功能。
磷脂酰絲氨酸代謝對細胞穩態及線粒體功能的影響:中國科學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黃勛研究組以果蠅為模式物種的研究發現,敲降它合酶會導致多種細胞穩態失衡,主要表現在細胞生長受限、細胞中性脂累積和線粒體缺陷。磷脂酰絲氨酸代謝途徑分別通過影響細胞膜 Akt 激活、中性脂和磷脂合成代謝平衡和線粒體內膜磷脂酰絲氨酸水平影響細胞內的穩態過程,說明它代謝對于維持細胞和線粒體的正常功能具有重要作用。
本文來源于理星(天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官網 http://www.dign79.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