磷脂酰絲氨酸在特殊醫學用途配方食品中的潛力
發表時間:2025-09-17磷脂酰絲氨酸(Phosphatidylserine,簡稱PS)是一種天然存在于人體細胞膜中的磷脂類物質,尤其在神經細胞、心肌細胞及肝細胞中含量較高,其核心生理功能圍繞細胞膜結構穩定、信號傳導及物質代謝調控展開。在特殊醫學用途配方食品(FSMP,用于滿足因進食受限、消化吸收障礙或代謝紊亂等特殊醫療狀況人群的營養需求)中,磷脂酰絲氨酸的潛力主要依托其對神經功能、代謝調節及組織修復的針對性支持作用,貼合特定患者群體的精準營養需求,具體可從以下幾類核心適用場景及作用邏輯展開。
從神經功能維護與改善的需求來看,磷脂酰絲氨酸在針對認知功能障礙相關人群(如阿爾茨海默病早期患者、腦卒中等神經系統疾病恢復期患者、老年癡呆高危人群)的 FSMP 中展現出顯著潛力。神經細胞的正常功能高度依賴細胞膜的流動性與穩定性,磷脂酰絲氨酸作為神經細胞膜的重要組成成分,能直接維持細胞膜的結構完整性,減少因衰老、缺血或炎癥導致的神經細胞膜損傷;同時,它參與神經遞質(如乙酰膽堿、多巴胺)的合成與釋放,而乙酰膽堿是調控學習、記憶等認知功能的關鍵神經遞質,它可通過增強其傳遞效率,幫助改善患者的記憶力減退、注意力不集中等問題。此外,研究表明它能調節腦內炎癥因子(如 TNF-α、IL-6)的水平,減輕神經炎癥反應,還可通過促進腦細胞線粒體功能,提升能量供應,進一步保護神經細胞免受氧化應激損傷,這些作用共同為神經功能受損人群的營養支持提供了靶點。
針對應激狀態下的特殊人群(如術后恢復期患者、重癥監護室(ICU)患者、燒傷或創傷患者),磷脂酰絲氨酸的潛力體現在對 “應激性認知障礙” 及代謝紊亂的調節上。這類患者常因手術創傷、感染、疼痛等應激因素,出現下丘腦-垂體-腎上腺軸(HPA 軸)過度激活,導致焦慮、失眠及術后認知功能障礙(POCD),而磷脂酰絲氨酸通過抑制 HPA 軸的過度反應,降低皮質醇(應激激素)水平,幫助緩解應激狀態下的神經內分泌紊亂,減少認知功能受影響的程度。同時,應激狀態下患者的肌肉分解代謝增強,它能通過參與肌肉細胞的信號傳導通路,調節蛋白質合成與分解的平衡,輔助減輕肌肉流失,這對術后患者維持肌肉功能、促進康復至關重要,因此可作為應激狀態下 FSMP 的重要功能性成分,兼顧神經保護與代謝支持。
在老年肌肉衰減綜合征( sarcopenia )患者的營養干預中,磷脂酰絲氨酸也具有獨特價值。老年人群因衰老導致肌肉量減少、肌力下降,除了需要優質蛋白質、維生素 D 等基礎營養素,磷脂酰絲氨酸的加入能進一步針對性改善肌肉代謝 —— 它可通過調控肌肉細胞表面的受體信號(如胰島素樣生長因子 - 1(IGF-1)通路),促進肌纖維合成,同時減少肌細胞的氧化損傷,延緩肌肉衰老進程。此外,老年肌肉衰減常伴隨認知功能下降(二者存在共同的病理基礎,如慢性炎癥、氧化應激),PS 對神經與肌肉的 “雙重保護” 特性,使其能同時滿足這類人群對認知維護與肌肉功能保留的雙重需求,提升 FSMP 的綜合干預效果。
對于部分肝損傷相關人群(如非酒精性脂肪肝、慢性肝炎恢復期患者),磷脂酰絲氨酸的潛力體現在對肝細胞的保護作用。肝臟作為脂質代謝的核心器官,它在肝細胞膜中參與脂質轉運與代謝調控,能減少肝細胞內脂肪堆積,緩解脂質對肝細胞的毒性損傷;同時,它可增強肝細胞的抗氧化能力,抑制肝星狀細胞活化,減少肝纖維化的發生風險,為肝損傷患者的肝功能修復提供營養支持,因此可作為肝臟疾病相關 FSMP 的輔助功能性成分,與必需脂肪酸、支鏈氨基酸等協同發揮作用。
此外,磷脂酰絲氨酸的天然來源(如大豆、蛋黃)使其具有良好的生物安全性與耐受性,適合長期添加于 FSMP 中,且其分子結構易與配方中的其他營養素(如 Omega-3 脂肪酸、維生素 E)協同作用 —— 例如,維生素E可增強磷脂酰絲氨酸的抗氧化效果,Omega-3 脂肪酸與它共同維持細胞膜的流動性,進一步提升配方的整體營養支持價值。
磷脂酰絲氨酸在 FSMP 中的潛力核心在于其對神經、肌肉、肝臟等關鍵器官/系統的 “結構支持 - 功能調節” 雙重作用,尤其貼合認知障礙、應激狀態、老年肌衰減等特殊醫學人群的精準營養需求。隨著臨床研究對其作用機制的進一步明確,磷脂酰絲氨酸在 FSMP 中的應用場景還將向更細分的醫療領域(如神經退行性疾病輔助營養、重癥患者康復期營養)拓展,成為功能性 FSMP 中兼具 “靶向性” 與 “安全性” 的重要成分。
本文來源于理星(天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官網 http://www.dign79.com/